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 (记者 雷妍)自古民间就有“秋燥”的说法。“秋季气温下降,空气变得非常干燥,中医《黄帝内经》里讲‘燥胜则干’,所以,秋天时我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各种症状,包括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增加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介绍。
缓解“秋燥”,需要养阴和润燥。怎么养阴呢?
仝小林院士提示: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仝小林院士向大家推荐了一个在家里制作简易的“饮料”:五汁饮。
仝小林院士介绍,五汁饮来源于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本来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缓解“秋燥”时也可以用,而且在家做起来比较方便。包含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都可以放在一块儿榨汁,榨汁之后直接喝,也可以兑一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之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如果一时找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以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等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替代。
责编:李爱华
来源:央广网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